本技術涉及的是上肢抬高墊的設計與應用領域,更具體地說是一種方便變換抬高角度的上肢抬高墊。
背景技術:
1、在骨科的臨床護理工作中,經常會收治肢體骨折創(chuàng)傷的病患,此類病患的肢體骨折后其遠端的肢體易出現腫脹,除了使用藥物輸液或者藥物外敷來消腫止痛外,護理人員也會輔助使用抬高物件將病患的肢體向上抬高,以減輕其肢體的腫脹,起到一定的輔助治療效果。
2、現有的抬高物件通常會使用枕頭、海綿墊、被子或者衣服等物品,用于肢體的抬高,上述物件在使用時都存在很多缺點,不僅抬高的穩(wěn)定性不高,而且舒適性也差,且不能根據實際病患的情況靈活調整抬高的角度,使用上存在很大的不便。
3、為了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領域的技術人員設計出了多款上肢抬高墊,如中國專利:一種上肢抬高墊,授權公告號:cn218500939u,該專利文件公開了現有上肢抬高墊的具體結構和使用方式,從上述公開的上肢抬高墊內容可知,該方案通過設置在間隔層,且內腔為內部中空結構,可以填充不同數量的填充物,以實現抬高墊角度高度的調整,使抬高墊可更好地適用于上肢的抬高使用,達到上肢消腫的技術目的。
4、本技術方案是在現有上肢抬高墊的結構基礎上,對現有技術進行進一步地改進與完善,它不僅結構更為簡單實用,而且可以靈活地變換抬高墊的抬高角度,同時調整使用更為方便快速,且整體的穩(wěn)定性更高。
技術實現思路
1、本實用新型公開的是一種方便變換抬高角度的上肢抬高墊,其主要目的在于克服現有技術存在的上述不足和缺點。
2、本實用新型采用的技術方案如下:
3、一種方便變換抬高角度的上肢抬高墊,包括抬高墊本體和平放墊本體,所述抬高墊本體與平放墊本體通過一轉動軸相轉動連接,所述抬高墊本體的底部可拆卸地粘合連接有活動底墊,所述活動底墊呈矩形體狀結構,該活動底墊的上表面和側壁面上分別粘設有魔術貼勾面層,所述抬高墊本體的底部配合設置有魔術貼毛面層,該魔術貼毛面層與所述魔術貼勾面層相匹配貼合連接設置。
4、更進一步,所述抬高墊本體的表面向下凹設,形成u形的放置面,上肢配合放置在所述放置面處。
5、更進一步,所述平放墊本體的底面設置防滑紋。
6、更進一步,所述活動底墊的數量有兩個,兩者并排粘合連接固定。
7、更進一步,所述抬高墊本體的表面還設置有若干個用于防滑限位的凸點。
8、更進一步,所述活動底墊的底面設置有所述魔術貼毛面層。
9、通過上述對本實用新型的描述與說明可知,和現有技術相比,本實用新型的優(yōu)點在于:
10、優(yōu)點1:本實用新型通過設置抬高墊本體、平放墊本體以及活動底墊等結構,可以實現抬高墊本體快速靈活地變換抬高角度,方便病患的不同選擇,更好地輔助治療使用。
11、優(yōu)點2:本實用新型通過在活動底墊及抬高墊本體上設置魔術貼粘合連接的結構,可以變換活動底墊的放置角度來調整抬高墊本體的抬高角度,不僅靈活變換角度,而且粘合連接更為方便、快速、穩(wěn)定。
12、優(yōu)點3:本實用新型通過設置防滑紋、凸點等結構,使抬高墊具有更高的防滑、限位功能。
1.一種方便變換抬高角度的上肢抬高墊,其特征在于:包括抬高墊本體和平放墊本體,所述抬高墊本體與平放墊本體通過一轉動軸相轉動連接,所述抬高墊本體的底部可拆卸地粘合連接有活動底墊,所述活動底墊呈矩形體狀結構,該活動底墊的上表面和側壁面上分別粘設有魔術貼勾面層,所述抬高墊本體的底部配合設置有魔術貼毛面層,該魔術貼毛面層與所述魔術貼勾面層相匹配貼合連接設置。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方便變換抬高角度的上肢抬高墊,其特征在于:所述抬高墊本體的表面向下凹設,形成u形的放置面,上肢配合放置在所述放置面處。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方便變換抬高角度的上肢抬高墊,其特征在于:所述平放墊本體的底面設置防滑紋。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方便變換抬高角度的上肢抬高墊,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動底墊的數量有兩個,兩者并排粘合連接固定。
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方便變換抬高角度的上肢抬高墊,其特征在于:所述抬高墊本體的表面還設置有若干個用于防滑限位的凸點。
6.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方便變換抬高角度的上肢抬高墊,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動底墊的底面設置有所述魔術貼毛面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