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申請屬于射頻定位,具體涉及一種天線定位裝置。
背景技術:
1、超高頻rfid(radio?frequency?identification,射頻識別)技術是目前rfid的主流技術之一,由于其頻率高、波長短,相較于高頻rfid技術,其識別精度高、天線尺寸小,可以集成到智能門禁、隧道機、通道機等場景中使用,實現(xiàn)快速多標簽識別,提升物品識別或盤存的效率。目前超高頻rfid技術在零售、倉儲和物流應用場景中主要用于商品單標簽或多標簽的快速識別,識別數(shù)據(jù)維度以標簽發(fā)射的接收剩余功率值(rssi,received?signalstrength?indication)為基準,數(shù)據(jù)維度單一,對標簽的定位不夠精確。
技術實現(xiàn)思路
1、本申請實施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天線定位裝置,以解決現(xiàn)有技術中存在的超高頻rfid技術識別數(shù)據(jù)維度單一,對標簽的定位不夠精確的技術問題。
2、為實現(xiàn)上述目的,本申請實施例提供一種天線定位裝置,包括:讀寫器,用于發(fā)射控制信號;主天線,與所述讀寫器電連接,用于根據(jù)所述控制信號發(fā)射第一波束;標簽組件,所述標簽組件用于接收所述第一波束并發(fā)射出第三波束;無源反射面,所述無源反射面用于接收所述第三波束并反射出第四波束;所述主天線還用于接收所述第三波束和所述第四波束并傳輸至所述讀寫器。
3、在一些實施例中,所述天線定位裝置還包括副天線,與所述讀寫器電連接,所述副天線用于根據(jù)所述控制信號發(fā)射第二波束;所述標簽組件還用于接收所述第二波束并發(fā)射出所述第三波束;所述副天線還用于接收所述第三波束和所述第四波束并傳輸至所述讀寫器。
4、在一些實施例中,所述主天線與所述副天線之間的距離為d1,d1的取值范圍為:2λ≤d1≤3λ,λ為所述天線定位裝置的波長。
5、在一些實施例中,所述天線定位裝置包括多個所述副天線,多個所述副天線繞所述主天線布置,以增大所述第二波束的覆蓋區(qū)域。
6、在一些實施例中,所述主天線與所述標簽組件間隔設置,所述無源反射面的至少部分設于所述主天線與所述標簽組件之間。
7、在一些實施例中,所述無源反射面的法線方向與所述主天線和所述標簽組件的間隔方向垂直;和/或,所述天線定位裝置包括多個所述無源反射面。
8、在一些實施例中,所述無源反射面與所述主天線之間的距離為d2,d2的取值范圍為:8λ≤d2≤10λ,λ為所述天線定位裝置的波長。
9、在一些實施例中,所述標簽組件設于所述主天線沿第一方向的一側,所述副天線設于所述主天線沿垂直所述第一方向的方向的一側。
10、在一些實施例中,所述天線定位裝置包括波束賦形設備,所述波束賦形設備與所述讀寫器、所述主天線和所述副天線中的每一者電連接,所述波束賦形設備用于根據(jù)所述控制信號控制所述主天線與所述副天線分別發(fā)射所述第一波束和所述第二波束。
11、在一些實施例中,所述無源反射面包括智能反射面。
12、本申請?zhí)峁┑奶炀€定位裝置的有益效果在于:通過設置無源反射面將標簽組件發(fā)射的波束反射到主天線中,使主天線能夠接收標簽組件中同一個標簽直接發(fā)射的第三波束和經(jīng)無源反射面反射的第四波束,能夠通過兩種波束分別確定標簽的位置,相比于使用一種波束確定標簽的位置,兩種波束確定標簽的位置后再進行融合,能夠降低定位誤差,提高定位精度,能夠解決現(xiàn)有技術中存在的超高頻rfid技術識別數(shù)據(jù)維度單一,對標簽的定位不夠精確的技術問題。
1.一種天線定位裝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天線定位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天線定位裝置還包括副天線,與所述讀寫器電連接,所述副天線用于根據(jù)所述控制信號發(fā)射第二波束;所述標簽組件還用于接收所述第二波束并發(fā)射出所述第三波束;所述副天線還用于接收所述第三波束和所述第四波束并傳輸至所述讀寫器。
3.如權利要求2所述的天線定位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主天線與所述副天線之間的距離為d1,d1的取值范圍為:2λ≤d1≤3λ,λ為所述天線定位裝置的波長。
4.如權利要求2所述的天線定位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天線定位裝置包括多個所述副天線,多個所述副天線繞所述主天線布置,以增大所述第二波束的覆蓋區(qū)域。
5.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天線定位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主天線與所述標簽組件間隔設置,所述無源反射面的至少部分設于所述主天線與所述標簽組件之間。
6.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天線定位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無源反射面的法線方向與所述主天線和所述標簽組件的間隔方向垂直;和/或,所述天線定位裝置包括多個所述無源反射面。
7.如權利要求5所述的天線定位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無源反射面與所述主天線之間的距離為d2,d2的取值范圍為:8λ≤d2≤10λ,λ為所述天線定位裝置的波長。
8.如權利要求2-4中任一項所述的天線定位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標簽組件設于所述主天線沿第一方向的一側,所述副天線設于所述主天線沿垂直所述第一方向的方向的一側。
9.如權利要求2-4中任一項所述的天線定位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天線定位裝置包括波束賦形設備,所述波束賦形設備與所述讀寫器、所述主天線和所述副天線中的每一者電連接,所述波束賦形設備用于根據(jù)所述控制信號控制所述主天線與所述副天線分別發(fā)射所述第一波束和所述第二波束。
10.如權利要求1-7中任一項所述的天線定位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無源反射面包括智能反射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