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fā)明涉及中藥材種植領域,特別是一種蒼術套種大豆的種植方法。
背景技術:
1、蒼術為多年生草本植物,在道地地區(qū),種植周期為3-4年,現(xiàn)有環(huán)境中野生北蒼術資源減少,人工栽培成為主流,但產(chǎn)量波動顯著。多地出現(xiàn)蒼術素含量普遍低于藥典標準,且栽培技術不足導致產(chǎn)量參差不齊,進而導致蒼術經(jīng)濟效益低,種植的積極性不高。
2、目前蒼術的種植周期長,種植成本高,種植難度大,除專門種植蒼術的那幾個地區(qū)以外,這是蒼術普遍不被種植者種植的原因。
3、為了提高種植蒼術的經(jīng)濟效益,套種是一種比較好的方法。cn?108668739a公開了一種茅蒼術與桃樹套栽,在機械化種植中套種桃樹,在2年以后桃樹長大將不利于大型農(nóng)機進行深耕、滅茬、每年收種子、施加化肥、收獲等操作,特別是農(nóng)機施加水溶肥的操作桿極易刮傷桃樹,所以套種桃樹會存在與大型農(nóng)機不適配的問題,導致其套種方法不能大面積機械化種植。為了提高蒼術的產(chǎn)量和小苗成活率,降低種植成本和病蟲害,方便機械化種植,提高蒼術種植的經(jīng)濟效益,亟需研究新的蒼術套種方法。
技術實現(xiàn)思路
1、為解決上述問題,本發(fā)明提供了一種蒼術套種大豆的種植方法,本發(fā)明的種植方法提高了蒼術小苗的成活率,避免了蒼術根腐病的發(fā)生,有效的提高了蒼術和大豆的產(chǎn)量。
2、為實現(xiàn)上述目的,本發(fā)明采取以下技術方案:
3、一種蒼術套種大豆的種植方法,具體種植步驟如下:
4、(1)深翻:將土地進行深翻,翻耕深度為20~30cm,處理土壤使其達到砂質(zhì)土標準;
5、(2)深旋:使用深旋機進行深旋,深旋深度為40~60cm;
6、(3)起壟:起高壟,壟寬1.2m,高10-15cm,壟與壟之間留有作業(yè)道;
7、(4)種植:一個種植周期為4年,第1年的4月上旬到5月上旬在高壟上種植蒼術種苗,第1-3年蒼術套種大豆,第1-3年5月中旬在壟兩端種植大豆;進一步的,蒼術的種植時間以夜晚溫度可以達到5℃到10℃為準。
8、進一步的,在蒼術種植的第2年、第3年冬季使用秸稈切碎還田機對蒼術地上部分進行滅茬。
9、(5)除草:蒼術第1年栽苗后4月中旬到5月中旬和種植第2-4年的清明節(jié)前夕蒼術出芽后芽頭表面保護性絨毛尚未完全展開前,在地表施加封閉藥精異丙甲草胺;進一步,每年的6月和8月左右,根據(jù)地里的草的數(shù)量進行2次人工除草。
10、(6)灌溉:采用噴灌方式進行灌溉;
11、(7)施肥:在蒼術生長過程中施加培土肥、npk復合肥、含腐殖酸水溶性肥、中微量元素水溶肥、含氨基酸水溶肥;
12、(8)病蟲害防治:使用殺菌劑對病蟲害進行防治;
13、(9)收獲:第4年的9月下旬至10月中旬收獲蒼術,第1-3年的10月1日前后收獲大豆。
14、步驟(4)的種植中蒼術行距20cm,株距15cm,大豆株距20cm,每壟種植6行蒼術,2行大豆,種植后,蒼術在大豆的中間。
15、步驟(4)種植前使用種子處理殺菌劑對蒼術種苗進行預處理,種子處理殺菌劑的有效成分為25克/升咯菌腈+37.5克/升精甲霜靈,具體預處理為使用咯菌腈和精甲霜靈浸泡種苗根部30分鐘左右。
16、步驟(6)的噴灌方式為霧滴噴灌方式,灌溉管放置于壟中間,以根部濕潤為一次灌溉完成的標準。
17、進一步的,步驟(7)的施肥具體為:
18、第1年種植蒼術前和水土流失嚴重時施加培土肥,培土肥為微生物菌劑和硫酸鉀復合肥;
19、第1年蒼術小苗期施加npk復合肥、含腐殖酸水溶性肥料和中微量元素水溶肥;
20、種植的第2-4的5月上旬施加npk復合肥和中微量元素水溶肥進行第一次追肥;
21、種植的第2-4的6月下旬施加npk復合肥和中微量元素水溶肥進行第二次追肥;
22、種植的第3、4年9月上旬施加含氨基酸水溶肥進行追肥。
23、蒼術小苗期施加的npk復合肥中氮、磷、鉀三種元素的含量為11%、40%和6%;含腐殖酸水溶性肥中腐殖酸含量≥30g/l;
24、第一次追肥施加的npk復合肥中氮、磷、鉀三種元素的含量為19%、19%和19%;
25、第二次追肥施加的npk復合肥中氮、磷、鉀三種元素的含量為14%、4%和24%;
26、含氨基酸水溶肥中氨基酸含量≥110g/l、錳含量≥12g/l、鋅含量≥12g/l。
27、微生物菌劑使用量為35-40kg/畝,硫酸鉀復合肥使用量為35-40kg/畝;
28、蒼術小苗期npk復合肥使用量為1.5-2.5kg/畝,含腐殖酸水溶性肥使用量3.5-5kg/畝,中微量元素水溶肥使用量1.5-2.5kg/畝;
29、第一次追肥,npk復合肥使用量為5-10kg/畝,中微量元素水溶肥使用量為1.5-2.5kg/畝;
30、第二次追肥,npk復合肥使用量為10-15kg/畝,中微量元素水溶肥使用量為1.5-2.5kg/畝。
31、含氨基酸水溶肥使用量為75-100ml/畝。
32、步驟(8)在可預見的連續(xù)3~5天陰雨天氣前施加殺菌劑,殺菌劑為氟唑菌酰羥胺與苯醚甲環(huán)唑的組合或代森猛鋅和戊唑醇的組合,氟唑菌酰羥胺與苯醚甲環(huán)唑的質(zhì)量比為3:5,代森猛鋅與戊唑醇的質(zhì)量體積比為2:1。即200g代森猛鋅混合100ml的戊唑醇,加100kg水,是施加一畝地的量。
33、本發(fā)明的有益效果:
34、本發(fā)明蒼術套種大豆的種植方法,大豆可以對蒼術小苗起到天然的遮蔭效果,讓蒼術小苗的成活率更高,科學的使用化肥和鋪設灌溉系統(tǒng)保證了蒼術的產(chǎn)量,在大規(guī)模機械化種植中一個周期4年的蒼術畝產(chǎn)可以達到600kg,與單純大豆種植相比,也提高了大豆產(chǎn)量。本發(fā)明種植的蒼術中蒼術素、揮發(fā)油含量均符合藥典標準。通過本發(fā)明的種植方法既讓農(nóng)民有了經(jīng)濟效益,又能讓國家的糧食產(chǎn)量得到保障。具體的優(yōu)點如下:
35、(1)深翻可以釋放底層礦質(zhì)養(yǎng)分鉀、磷等元素,同時改善土壤透氣性。另外,將種植土壤摻入沙子調(diào)整為砂質(zhì)土,有利于蒼術生長,與生長在非砂質(zhì)土的地塊相比,提高了蒼術產(chǎn)量。
36、(2)深旋深度40~60cm能夠顯著增加土壤孔隙度,使蒼術更好的扎根。本發(fā)明的深旋可以一定程度的避免蒼術的根腐病,作為多年生植物,蒼術的根系經(jīng)過長時間的生長會使根部較為發(fā)達,其主根系深度可以達到50cm-80cm,深旋土壤可打破深層板結(jié),為根系下扎提供通道。
37、(3)起高床,大豆套種在蒼術的兩端(即高床的兩端),可以讓讓喜水的大豆兩側(cè)積水從而提高了產(chǎn)量,蒼術不喜水,起高床讓水流到兩側(cè)避免了蒼術小苗積水,達到兩側(cè)有水中間沒水的效果。
38、(4)本發(fā)明采用蒼術套種大豆的種植技術,大豆種植于壟兩端,蒼術種植在大豆的中間,這樣大豆可以對中藥材達到最好的遮蔭效果,而且在一個套種周期內(nèi),前3年套種大豆,到第4年不套種大豆,這樣能保證第4年蒼術地上部分有足夠的生長空間,還有利于蒼術收割時采用機械化起藥。目前還沒有關于蒼術套種大豆的現(xiàn)有技術。
39、(5)本發(fā)明選擇第1年栽苗后和第2-4年新生芽體突破地表且其表面保護性絨毛尚未完全展開前施加的封閉劑不會對蒼術生長產(chǎn)生不利影響,并且減少了人工除草的成本。在蒼術第二年萌發(fā)階段,當新生芽體突破地表且其表面保護性絨毛尚未完全展開時,選擇此時進行精異丙甲草胺的施用作業(yè),蒼術芽體表面密集分布的絨毛結(jié)構(gòu)形成的物理阻隔層,可最大程度減少藥劑有效成分與新生組織的直接接觸,從而不會對蒼術的生長起到遏制作用。
40、(6)本發(fā)明采用了不易形成局部積水的噴灌技術,以保持根部濕潤為灌溉標準,降低了操作難度,并且最大程度的遏制了根腐病。而且在施加葉面肥的時候噴灌的技術也能使蒼術更好的吸收葉面肥。本發(fā)明采用噴灌的方式配合高床便于讓蒼術吸收水分,而不積水。根據(jù)水流導向低處的原理,大豆側(cè)積水。
41、(7)本發(fā)明施加的生物菌肥含有大量有益微生物,這些微生物能夠分解土壤中的有機物質(zhì),釋放出植物所需的養(yǎng)分,改善土壤結(jié)構(gòu),增強土壤的保水保肥能力。春季種植蒼術前施加生物菌肥可以為蒼術的生長提供充足的養(yǎng)分,促進根系發(fā)育和植株的快速生長。這種施肥方式能夠顯著提高蒼術的產(chǎn)量,同時,這種施肥策略對大豆的種植也有積極的影響。大豆作為固氮作物,與蒼術套種時,能夠通過根瘤菌固定空氣中的氮素,增加土壤中的氮含量,從而促進蒼術在較高氮濃度下的生長從而達到增產(chǎn)效果。蒼術中的有效成分有抗炎殺菌作用,蒼術含有揮發(fā)油、多糖等活性成分,具有廣譜抗菌作用,在抗炎殺菌作用下蒼術可抑制土壤中病原菌,這種土壤微生物的調(diào)控可能間接改善了大豆根瘤菌的活性,增強共生固氮效率。另外,本發(fā)明施加的葉面肥能夠通過葉片直接吸收,快速補充植物所需的營養(yǎng),從而提升蒼術的生長速度和產(chǎn)量。
42、(8)本技術蒼術套種大豆,可以采用機械化進行施肥、打藥、收獲等操作,不會影響蒼術的生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