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fā)明涉及發(fā)動機葉片加工,具體為一種抗疲勞的航空發(fā)動機葉片加工裝置及工藝。
背景技術:
1、航空發(fā)動機是一種高度復雜和精密的熱力機械,且為提高航空發(fā)動機葉片的抗疲勞性需要對其進行噴丸處理,而噴丸處理是工廠廣泛采用的一種表面強化工藝,即使用丸粒轟擊工件表面并植入殘余壓應力,提升工件疲勞強度的冷加工工藝。
2、但現(xiàn)有抗疲勞的航空發(fā)動機葉片加工裝置在使用時仍存在一定的不足:
3、1.航空發(fā)動機葉片存在拆裝不便的缺陷,不便于使用者進行操作使用;
4、2.不便于將噴丸所產生的丸粒進行推移集中,從而不便于后期進行集中處理。
5、針對上述問題,本技術提出一種抗疲勞的航空發(fā)動機葉片加工裝置及工藝用于解決上述問題。
技術實現(xiàn)思路
1、為了解決現(xiàn)有技術在使用時航空發(fā)動機葉片存在拆裝不便缺陷以及不便于將噴丸所產生丸粒進行推移集中的問題;本發(fā)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抗疲勞的航空發(fā)動機葉片加工裝置及工藝。
2、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發(fā)明采用如下技術方案:一種抗疲勞的航空發(fā)動機葉片加工裝置,包括裝置外框與航空發(fā)動機葉片本體,裝置外框的內腔下端固定安裝有配合使用的第一網孔板與第二網孔板,且裝置外框內腔靠近第一網孔板的一側下端固定安裝有配合使用的噴丸機構,裝置外框的內腔頂端設有與噴丸機構以及航空發(fā)動機葉片本體配合使用的移送機構與限位機構,且裝置外框的一側設有與限位機構配合使用的助推機構,裝置外框的內腔底端設有與噴丸機構配合使用的集料機構,移送機構與限位機構的配合使用為航空發(fā)動機葉片本體的拆裝提供了便利,助推機構的設置使用實現(xiàn)了噴丸后航空發(fā)動機葉片本體的便捷下料,集料機構的設置使用能夠將噴丸所產生的丸粒進行推移集中。
3、優(yōu)選地,移送機構包括電缸本體,電缸本體固定安裝在裝置外框的內腔頂端,且電缸本體上滑動設有電缸滑塊,電缸滑塊的底端固定安裝有移送支架,且移送支架與裝置外框滑動連接,裝置外框的上端固定插接有橫向導桿,且移送支架滑動套設在橫向導桿上,移送支架的上端貫穿開設有橫向導孔,且橫向導桿滑動貫穿橫向導孔,移送支架遠離電缸滑塊的一端能夠滑動插設在裝置外框上,且移送支架的底端滑動插設在第一網孔板與第二網孔板之間,限位機構包括安裝筒體,安裝筒體固定插設在移送支架上,且安裝筒體的內腔頂端固定安裝有驅動電機,驅動電機的輸出端轉動貫穿安裝筒體并在其末端固定套設有轉動支架,且轉動支架的頂端固定套接有安裝筒柱,安裝筒柱的外側固定套接有限位外環(huán),且限位外環(huán)的外壁上開設有陣列分布的限位插槽,航空發(fā)動機葉片本體的一端能夠滑動插設在限位插槽內,限位外環(huán)的頂端與底端均轉動安裝有限位轉盤,且限位轉盤上一體成型有陣列分布的限位壓塊,限位壓塊與限位插槽配合使用,限位轉盤的內側固定安裝有從動齒圈;安裝筒柱的內腔中部固定安裝有第一雙軸電機,且第一雙軸電機兩側的輸出端均轉動貫穿安裝筒柱并在其末端固定套設有驅動齒輪,安裝筒柱上固定插接有對稱分布的電動推桿,且電動推桿輸出端的末端固定連接有升降支桿,升降支桿上轉動套接有連接齒輪,且連接齒輪能夠與驅動齒輪以及從動齒圈相嚙合,升降支桿的末端固定套接有限位齒輪,且限位齒輪能夠與從動齒圈相嚙合,升降支桿的外壁以及連接齒輪的中部內壁均為阻尼結構,且連接齒輪與限位齒輪在垂直平面上呈錯位分布。
4、優(yōu)選地,助推機構包括側接支板,側接支板與裝置外框固定連接,且側接支板的一側頂端固定安裝有電動伸縮桿,電動伸縮桿的輸出端滑動貫穿側接支板并在其末端固定套設有助推橫板,且助推橫板的一端一體成型有助推框體,助推橫板遠離助推框體的一端固定插接有垂向導桿,且垂向導桿滑動貫穿側接支板,側接支板靠近裝置外框的一端貫穿開設有垂向導孔,且垂向導桿滑動貫穿垂向導孔,助推框體的底端固定連接有弧形膠墊,且弧形膠墊能夠與航空發(fā)動機葉片本體相接觸。
5、優(yōu)選地,集料機構包括第二雙軸電機、第一轉桿與第二轉桿,第二雙軸電機固定安裝在裝置外框靠近噴丸機構一側的內腔底端,且第二雙軸電機一側輸出端的末端固定連接有驅動絲桿,驅動絲桿轉動插設在裝置外框上,且驅動絲桿的外側螺紋套設有集料推板,集料推板滑動卡設在裝置外框的內腔底端,第二雙軸電機另一側輸出端的末端固定套接有第一錐齒輪,第一轉桿與第二轉桿均轉動插設在裝置外框靠近第二雙軸電機一側的內腔底端,且第一轉桿上固定套接有第二錐齒輪,第二錐齒輪與第一錐齒輪相嚙合,第一轉桿的兩端均固定套設有第一輪盤,第二轉桿的兩端均固定套接有第二輪盤,且相鄰第二輪盤與第一輪盤的外側傳動套接有傳輸皮帶,第二轉桿上繞設有擋料篷布,且擋料篷布的引出端滑動貫穿裝置外框并與集料推板固定連接。
6、一種抗疲勞的航空發(fā)動機葉片加工裝置的加工工藝,包括如下步驟:
7、步驟一,電缸本體將帶動電缸滑塊向靠近助推機構的一側移動,從而能夠帶動移送支架同步移動,進而能夠帶動限位機構同步移動并使移送支架逐步移至裝置外框的外側,且在電缸滑塊移至電缸本體另一端時暫停電缸本體;
8、步驟二,同步啟動兩個電動推桿,從而能夠帶動兩個升降支桿同步下移,進而能夠使下端的連接齒輪與對應驅動齒輪以及從動齒圈分離并使下端的限位齒輪與對應從動齒圈嚙合,且能夠使上端的連接齒輪與對應驅動齒輪以及從動齒圈嚙合并使上端的限位齒輪與對應從動齒圈分離,然后關閉電動推桿并啟動第一雙軸電機,從而能夠帶動兩個驅動齒輪同步轉動,進而能夠帶動上端的連接齒輪轉動,進一步能夠帶動上端的從動齒圈轉動,從而能夠帶動上端的限位轉盤與限位壓塊同步轉動,且在限位壓塊與限位插槽完全錯位時暫停第一雙軸電機并依次將多個待噴丸航空發(fā)動機葉片本體插設在限位插槽內,之后驅動第一雙軸電機反轉,從而能夠帶動上端的限位壓塊反轉復位,進而能夠將對應待噴丸航空發(fā)動機葉片本體便捷穩(wěn)定固定在對應限位插槽內,隨后啟動上端的電動推桿,從而能夠帶動對應連接齒輪與限位齒輪上移,且在上端的連接齒輪與對應驅動齒輪以及從動齒圈分離并使限位齒輪與對應從動齒圈嚙合時關閉對應電動推桿;
9、步驟三,將移送支架復位并啟動噴丸機構,此時噴丸機構能夠對對應待噴丸航空發(fā)動機葉片本體進行噴丸處理,在此期間,驅動電機能夠帶動轉動支架轉動,從而能夠帶動安裝筒柱轉動,進而能夠帶動限位外環(huán)轉動,進一步能夠帶動固定后航空發(fā)動機葉片本體進行轉動調位,從而能夠將固定后航空發(fā)動機葉片本體均進行充分噴丸處理;
10、步驟四,將噴丸處理后的航空發(fā)動機葉片本體通過移送支架向裝置外框外側移送并啟動下端的電動推桿,從而能夠使下端的連接齒輪與對應驅動齒輪與從動齒圈嚙合并使限位齒輪與對應從動齒圈分離時關閉對應電動推桿,隨后啟動電動伸縮桿,從而能夠帶動助推橫板進行便捷升降,進而能夠帶動助推框體便捷升降,進一步能夠帶動弧形膠墊便捷升降,在此期間,驅動電機將再次帶動限位外環(huán)轉動調節(jié),從而能夠通過弧形膠墊依次將噴丸后航空發(fā)動機葉片本體推出對應限位插槽,進而實現(xiàn)了噴丸后航空發(fā)動機葉片本體的便捷下料;
11、步驟五,與此同時,第二雙軸電機將帶動驅動絲桿與第一錐齒輪進行正反向交替轉動,從而能夠帶動集料推板做一次往復運動,且能夠通過第二錐齒輪帶動第一轉桿進行正反向交替轉動,進而能夠通過第一輪盤、傳輸皮帶與第二輪盤帶動第二轉桿進行正反向交替轉動,進一步能夠帶動擋料篷布進行放卷與收卷的交替運動,從而能夠將噴丸所產生的丸粒進行推移集中,且在推移期間擋料篷布能夠將上方掉落的殘存丸粒進行攔截,避免其積聚在集料推板與第二雙軸電機之間,進而保障了后續(xù)丸粒推移集中作業(yè)的充分正常開展,此外攔截的丸粒將在擋料篷布收卷時掉落在集料推板遠離第二雙軸電機的一側。
12、與現(xiàn)有技術相比,本發(fā)明的有益效果在于:
13、1、通過移送機構與限位機構的配合使用,能夠便捷將移送支架向裝置外框外側移動,且為下端連接齒輪與對應驅動齒輪和從動齒圈的嚙合與分離、下端限位齒輪與對應從動齒圈的嚙合與分離、上端連接齒輪與對應驅動齒輪和從動齒圈的嚙合與分離以及上端限位齒輪與對應從動齒圈的嚙合與分離提供了便利,從而能夠分別帶動上端與下端的限位轉盤與限位壓塊轉動,進而能夠分別調節(jié)上下兩端限位壓塊與限位插槽的對接與錯位關系,從而能夠實現(xiàn)航空發(fā)動機葉片本體的上端卡接安裝與下端拆卸分離,進而為航空發(fā)動機葉片本體的拆裝提供了便利,便于使用者進行操作使用;
14、2、通過助推機構的設置使用,能夠帶動助推橫板進行便捷升降,從而能夠帶動助推框體便捷升降,進而能夠帶動弧形膠墊便捷升降,從而能夠通過弧形膠墊依次將噴丸后航空發(fā)動機葉片本體推出對應限位插槽,進而實現(xiàn)了噴丸后航空發(fā)動機葉片本體的便捷下料,進一步為使用者的操作使用提供了便利;
15、3、通過集料機構的設置使用,能夠帶動集料推板做一次往復運動,且能夠通過第二錐齒輪帶動第一轉桿進行正反向交替轉動,從而能夠通過第一輪盤、傳輸皮帶與第二輪盤帶動第二轉桿進行正反向交替轉動,進而能夠帶動擋料篷布進行放卷與收卷的交替運動,從而能夠將噴丸所產生的丸粒進行推移集中,便于后期進行集中處理,且在推移期間擋料篷布能夠將上方掉落的殘存丸粒進行攔截,避免其積聚在集料推板與第二雙軸電機之間,進而保障了后續(xù)丸粒推移集中作業(yè)的充分正常開展。